圖片來自博客來網站。

已經看完好一陣子了,記性不好的好處是忘記了可以再當成新書重新看一次。


再一次看的時候還是花了一番心思,除了描寫的角度很跳躍式之外,我一直在想那個引述旁白的到底是什麼角色。後來在書頁上無意中又看到一段文字:『這是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一個憾動死神的故事。』到中場忽然串起了某些片段,讓人恍然大悟了起來;是死神啊!作者用死神的角度來述說故事,前前後後的串起整個過程及架構,這一點還真是很有創意。


莉賽爾在九歲失去弟弟、被母親送到養父母家,不識字的她為了求得一份心上的安穩,展開一段竊書旅程。每一晚惡夢醒來後,養父會用幾小時的珍貴時光教她習字;在學校裡或生活中和魯迪一起踢球、偷竊、耍嘴皮;和養父一起捲煙捲換錢、迷戀似的看養父彈手風琴、和養父一起去漆油漆換取生活用品;和猶太人麥克斯互信互賴的度過那段提心吊膽的日子,更在日後空襲時靠閱讀故事的力量安定人心而在最末將這一切寫成文字記錄。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莉賽爾的天堂。旁觀這一切的死神,你也動容不已啊!當死神說需要休假的那頁浮現眼前,我漾起微笑。不知他是否也想和我一樣捧著咖啡在某間店的某個角落恣意閱讀,度過一個人的時光。


重新仔細的翻閱內容還發現了有趣的事:書頁266的地方錯將1889年印成1898年,九年可是會改變很多事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